欢迎来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专家委员会 专业人才库 人才测评 企业招聘 培训动态 培训服务 证书查询 高校招聘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热门资讯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留学人才 

· 中国需提升人才全球配置能力 

· 新时代 留学人才大有可为 

· 【图解】习近平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 

· [职通车]天津人才新政6天落户58 

· 新起点,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全国高技能领军人才座谈会在北海举 

· 习近平:技术和人才是网络强国关键 

· 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 吸引海 

· 【职通车】京沪入局“升级版”人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力资源开发 > 以塑造人才制度优势为核心 提升人才发展治理能力

以塑造人才制度优势为核心 提升人才发展治理能力

来源:《中国人才》   发布时间: 2020-12-16 11:13:31   浏览:2311次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助力大国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着力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以重大人才工程和重点人才政策为抓手,推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凸显发展优势的人才队伍建设之路。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才管理与开发水平量质提升,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加速崛起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75亿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到15.5%,人才资源规模居于世界首位。《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和OECD测算表明,我国科技研究人员(Researchers)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报告提出,中国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数学、科研能力优异,高校影响力显著提升以及新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攀升等重要方面。

当前,不论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增量上,还是存量上我们都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具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群体、大学生群体、熟练的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群体和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群体等。基于庞大的人才队伍“底座”,我们可能培养出更多杰出人才和世界一流人才,并且在这方面前我们已经出现加速趋势和追赶态势。近期,科睿唯安公布的全球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我国高被引科学家有735次人次上榜,其中内地636人次,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集聚地区。我国在铁基超导、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突破;涌现出屠呦呦、陈宇翱、姚檀栋、王贻芳、郑永春等一大批世界顶尖人才,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攀升至36.8%,其中人才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34.5%。有地方一线人才工作者曾总结出:我们的制度优势,就在于可以使我们集中优势资源引育人才,并保持人才政策的持续的投入和供给,来推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以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构筑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资源。中国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就需要不断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系更新能力,推进人才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中,既蕴含着由制度竞争力到人才竞争力关联逻辑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对全球人才竞争格局的深刻把握。

自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中央作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国家人才工作布局紧密衔接的具体工作举措,逐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融会贯通的项目、政策和工程工作体系,人才发展助力不断增强。但回顾来看,2016年以前,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主要是依靠政策创新来实现的,而不是主要依靠人才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来实现的。

面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再上层级,进一步增强和释放人才发展红利,需要下决心改革、创新、补足我们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足、短板和缺陷。其中的内在逻辑在于: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制度的优化、突破和拓展。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处理人才工作中的流程性问题,更要解决其中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的“关键一招”和基本路线。

为此,2016年中央研究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围绕人才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放权松绑”为核心,重点打出在点上具有突破性、线上具有带动性、面上具有协同性的人才制度改革组合拳,在人才集聚、人才评价、创新创业激励和开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当前,人才发展制度建设迈入历史新阶段,人才制度优势正在加速形成。新一轮制度创新正在带动产生新一轮人才红利释放效应。各项改革举措梯次推进、纵深拓展,束缚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坚冰”开始消融。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让各类人才的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我们的评估调研表明,当前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对“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参与分配实施情况”的满意度分别达到61.5%、59%和72.6%、63.6%,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人才体制机制深水区改革已经破题,我国人才工作创新正步入精细化、应需化、配套化、系统化的新轨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正在形成。

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 塑造人才发展治理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自2016年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这个总体改革任务以来,全国上下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塑造我国人才发展制度优势为核心,着力于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努力增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人才发展新体制。当前国内外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发展战略正在实现进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要从数量、规模优先向质量、水平优先转变。在这方面,传统的“管理式”人才发展治理结构、方式和手段都面临着新时代、新战略和新需求的重大挑战。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针对400余位地方人才工作者的相关问卷调查表明,“专业组织在引导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人才工作发展与产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间隔”“政府、社会、市场没有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合力”及“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在当前人才工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相关选项的提及率分别达到了54.6%、53.1%、50.5%和50.4%。

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制度,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到人才事业发展领域,就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框架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人才工作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着力解决好我国人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才发展推动中的不协调、不匹配问题,以及人才资源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偏差问题,进一步调动和增强各类人才创新发展活力,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高质量发展,破除人才管理中的体制分割、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和权力分割,加快形成一种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新型协同关系,构建三者在推动人才发展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这样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就要强化党管人才战略协同能力、议程协同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后退一步,市场、社会前进一步;在推动人才发展中,进一步增强市场激励、社会推动和行业规制的力量,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的内在能量和发展动力。为此,要强调治理化转变、市场化导向、强调社会化参与、国际化视野和法治化保障。

——强调治理化转变。完善党管人才总体治理框架,推动政府人才工作角色从“前台”向“后台”转变,从“重微观”向“重宏观”转变,从“操作”向“监管”转变,从“重政策”向“重法治”转变,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从直接介入干预人才具体工作逐步过渡和转变到营造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上来,转变到健全人才公共服务、完善人才权益保障,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上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行政许可,加大政府采购等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手段推动人才工作,重点解决和弥补市场失灵问题。编制政府人才工作职责清单,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跨部门人才工作统筹机制,明确各部门人才工作职能权限,推进各部门信息共享、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人才政策协调与实施评估制度。

——强调市场化导向。树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凡属于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解决的,政府不再介入,已经介入的逐步退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供给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创新驱动的人才开发和使用制度。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吸引人才、配置人才、评价人才、检验人才和回报人才,营造天下英才汇聚涌现、自由竞争、开放发展的市场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强调社会化参与。积极培育各类社会专业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力量,逐步承担起管理、推动人才发展的相关职责。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实现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真正脱钩,逐步承接人才培养、流动、评价、激励等政府职能,推进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逐步将政府组织开展的人才规划、项目评估、统计评价等工作,通过授权委托或招标方式,交由社会组织等第三方组织实施。发挥行业协会人才评价和行业自律功能,加强人才诚信建设,协调解决行业人才纠纷,发布专业人才需求动态等。加强对社会组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的规制和监督,使其成为专业人才开发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突出国际化视野。放眼全球、对标国际,主动置身国际产业竞争、科技竞争和人才发展竞争,动态谋划和分析人才发展问题,深化国际人才开放和竞争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开放度水平,持续增强人才制度竞争力。积极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有力支撑体系。探索形成国际一流人才教育、开发、使用、激励制度,提升全球智力资源配置利用能力,增强全球产业、创新网络影响力,为世界顶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发展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努力实现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发展多元化、人才贡献国际化,大力提升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突出法治化保障。加强人才立法有助于把人才工作布局转化为国家意志,降低人才政策的不稳定性。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尊重法治尊严,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保障充分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及时开展涉及人才及创新创业的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相关立法,实现人才综合性立法与人才分类立法,依法保障各类人才权益。对改革创新实践迫切需要的地方探索,依法作出授权,推动先行先试。建设覆盖主要人才群体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违背惩戒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法治和信用环境。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委员会 | 专业人才库 | 人才评测 | 企业招聘 | 培训动态 | 培训服务 | 证书查询 | 合作联盟 | 最新公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联系电话:  010-83687696   传真:010-83687696 邮箱:rczlyjs@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88号  邮编:100070   法律顾问:邓小华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学术探讨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着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