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专家委员会 专业人才库 人才测评 企业招聘 培训动态 培训服务 证书查询 高校招聘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热门资讯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留学人才 

· 中国需提升人才全球配置能力 

· 新时代 留学人才大有可为 

· 【图解】习近平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 

· [职通车]天津人才新政6天落户58 

· 新起点,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全国高技能领军人才座谈会在北海举 

· 习近平:技术和人才是网络强国关键 

· 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 吸引海 

· 【职通车】京沪入局“升级版”人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关注 > 孙锐:以“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推进顶尖人才支持机制创新

孙锐:以“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推进顶尖人才支持机制创新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第5期   发布时间: 2017-12-05 14:25:44   浏览:1146次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作者:孙 锐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第5期

“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这样指出。

当前,我国人才整体数量、科技人才数量都居于全球首位,但我们的世界顶尖人才匮乏。世界权威机构评选300多位对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我国入选的科学家只有3位。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我国处于第18位,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这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

长期以来,面对“钱学森之问”,我国在高精尖缺人才支持和培养方面,特别是在推动尖端人才发展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战略抓手和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如何将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顶尖人才培养和支持新机制,是一项亟待破题的战略性任务,需要我们率先迈出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一步。

 

    一、以“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近日,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在北京授牌。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6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成为首批授牌对象。

科学家工作室将由以上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在经费、团队、科研管理、薪酬等方面,对入选专家从事战略性、原创性研究予以特殊支持。这是我国在顶尖人才培养制度设计上克服传统思维惯性、冲破陈规陋习束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创新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探索,是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当中“分类施策”、“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任务贯彻落地的有力呼应。建立“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代表着我国在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方面的重要思路转变和机制突破。

 

    二、对接国家战略,真正实现针对“人”的培养支持

当前,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项目,例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博士后”资助项目等,在相关领域都产生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在对应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传统”项目对高端人才的支持方式还是以申请人具体申报的“研究课题”内容为依托实现资助。实质上,我国资助支持的还是“事”,而不是“人”。在我们的调研中,高层次人才普遍提出“给的钱很多,但都不好用”,当前我们要求将大部分经费安排投到“物”上,且经费支出条目有限,缺乏对人才发展投入项目的基本覆盖和有效补偿。所以,科研“一线”反映,有些人才政策“看起来很美”,但“中看不中用”,人才的获得感不强。因此,在人才计划实施机制中,如何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的建立及其“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灵活支持方式,代表着对顶尖人才支持基本思路、核心观念及操作视角的重大变革,代表着从基于“课题”即对“物”的支持,到基于“工作室”即对“人”及其团队支持的重大实质性转变,是对传统人才培养中实际存在的“重物不重人”倾向的克服和调整,其中体现出了对顶尖创新人才价值及其创新智力活动的进一步尊重。

 

    三、贴合创新规律,打造人才潜心钻研“小环境”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顶尖人才培养、支持方面,我们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和人才政策的应需化水平、科学化水平,才能取得高精尖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对取得国际“一流”原创成果,对培养“高精尖”人才至关重要。而任何原创性创新成果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着一定的科学发现规律,需要创新人员就某一方向进行长期求索,达到一定研究强度而取得突破。科学大师的一条重要成长规律,就是潜心研究和优势积累。有分析表明,在国际同行领域内做出高水平的创新工作,才是国际一流“高精尖”人才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但目前我国一般单位的科研评价机制尚未完全以此为导向。

科研评价与人才评价密不可分。我们的调研表明,当前我国科技评价和人才评价功利性过强,创新失败容错机制不够。在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点”上,科技人员可能承担不起失败,或者在现有职称评价过程中“耗不起”而难以深入下去。在现有定量化考核制度下,大量科研人员被引导到“短平快”的项目上,难以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我们一项针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开展的调查表明,大家都认为“推动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非常重要,但是大家对政策现状评价不高,成为“重要性”和“满意度”打分差值较大的选项之一。201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表明,79.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急功近利”问题严重;71.1%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环境建设,做出较高评价的均未超过半数。

建立“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其中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针对以上相关问题,打造一个更加贴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让顶尖人才及其团队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不受干扰的潜心钻研“小环境”。在建设这个“小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要开放借鉴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如贝尔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成功实践和经验,诸如让最优秀、最聪明的顶尖人才负全责、建立科学本位和科学家本位的管理体制、充分的科研自由、全球同行专家评议、灵活的经费使用办法,以及允许科学家自主选择科研方向、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使用科技经费、自主再造管理流程,为“‘一流’人才做出‘一流’成果、‘一流’人才带出‘一流’人才”提供全面应需支持,为优化创新管理和人才管理机制提供系统化、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四、呼应人才关切,建立减除“官本位”的组织新形态

当前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最广为人们所诟病的就是“官本位”和“行政化”问题。动辄按“参公管理”“行政管理”和“干部管理”来支配、约束科学家,以“行政权力”代行“专业权力”,以“领导评价”取代“专业评价”,以“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和状况在许多科研部门还广泛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部分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受到压抑,一些研究机构创新效率不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等传统“事业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例如对单位编制、岗位总量、岗位设置、招聘、职称、工资总额、绩效工资总额、人员调配权等统得过多过死。虽然,我们下大力在一些反映大的关键问题和核心环节上推动持续改革创新,但是一时难以做到全面系统重构和过程优化,怎么办?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开展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和运作模式的探索试点,推动“增量”改革创新。

“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是一种以“大师”为核心的新型科研机构,可以使我们需要重点支持的顶尖人才及其团队首先从传统“官本位”和“行政化”的藩篱中跳离出来,以一个全新的“科学家”本位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来破除衙门作风,灵活组织科研,重构资源配置体系,切实保障科学家管理的主导权,为科学家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干事创业、自由发展的“创新空间”和新兴机构。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还存在各地各部门政策协调性、配套性、操作性不足的问题。科学家工作室的建立,可以为中央创新支持政策的统筹设计、部门联动和集中实施提供一块集中操作地和试验田,进而将“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成为国家顶尖人才发展的政策创新高地、制度示范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建立“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其目的就在于充分激发顶尖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造就一支处于世界前沿的大师级人才和战略性人才队伍,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建立一支战略支撑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委员会 | 专业人才库 | 人才评测 | 企业招聘 | 培训动态 | 培训服务 | 证书查询 | 合作联盟 | 最新公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联系电话:  010-83687696   传真:010-83687696 邮箱:rczlyjs@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88号  邮编:100070   法律顾问:邓小华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学术探讨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着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